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团学动态 - 正文

西南林业大学第十一期青马班开展五四精神影片交流会 || 光影中的五四精神

发布日期:2025-05-12 浏览量:

2025年5月9日中午,西南林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十一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组织全体学员在至信楼阶梯教室203举办“光影中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影片交流会。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其所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青年。会议旨在通过组推荐影片,引导青马班学员深刻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激发爱国情怀,增强历史使命感,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1、影片简述

《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是一部由李芳芳执导的剧情片,最初作为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献礼片而创作。影片片名源自清华大学校歌中的“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寓意超越东西方学问的界限,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坚定。 电影通过四个不同时代的清华学人的故事,探讨了青春、选择、真实与信仰的主题。

《建党伟业》

《建党伟业》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剧情围绕1921年前后展开,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电影用较长的篇幅,展现中国历史的发展及状况,描述了中国人民经历过的许多历史性的选择,却最终无法走向成功,中国始终不能摆脱任人宰割的局面,始终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从而展现地表达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主题。

《我的1919》

《我的1919》是由黄健中执导,陈道明主演的历史剧情片,于1999年上映。影片以1919年巴黎和会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官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在列强欺凌下据理力争,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的爱国故事。   “五四运动”不仅是反帝反封建的起点,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思想启蒙。影片中顾维钧的西方教育背景与他对国家主权的坚守,隐喻了“开放”与“自强”的辩证关系——吸收先进文明,但绝不放弃民族主体性。这种精神启示当代青年:在全球化浪潮中,既要拥抱多元文化,更要坚守文化自信,以创新驱动民族复兴, 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当代作家杨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58年首次出版。小说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35年“一二·九运动”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历程,展现了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如何从个人反抗走向革命道路的必然性。 林道静的故事告诉我们,青春的价值不在于安逸享乐,而在于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升华。真正的成长往往需要突破个人狭隘的视野,将自身命运融入更大的历史洪流。在当代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面对各种人生选择时,我们既要保持独立思考,又需要超越个人得失,寻找更有价值的人生坐标。

2、观影会总结

会议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到, 五四精神不是停留在历史课本里的符号,而是激励每一代青年前行的动力。今天的中国,早已不再是百年前积贫积弱的模样,但新的时代依然呼唤青年的力量。无论是科技创新、乡村振兴,还是文化传承、社会服务,都需要以五四精神为指引,脚踏实地,敢为人先。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应不懈奋斗,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封面 :白忠华/初审:邓杰 、兰丽娜 、王远航、 喻秋兰  /复审:陈远书、左智凯 /终审:王长祺)